2021年,全球多地疫情反復及供應鏈阻滯帶來的影響,正沖擊著全球的航運業:
1.眾多航線爆艙缺柜
自新冠疫情發生以來,全球港口受疫情影響,導致空箱回籠緩慢,今年3月份蘇伊士運河被封鎖和鹽田港最近積壓的后果再次加劇了該現象。再加上全球一些港口的罷工、船舶延誤、港口擁擠等情況,缺箱更加嚴重。大范圍的爆艙缺箱,直接導致預定火爆運線的艙位,平均比以往提前兩至三周。
2. 火爆線路的集裝箱出口運價仍在上漲
一艙難求、價格上漲已經是今年海運業的常態。去年八九月運價飆升之時,外貿人已在高呼“運價正在變得瘋狂”、“破紀錄了”,而如今,海運價格仍在不斷突破原先的紀錄。港口擁堵供應鏈不暢,出口繼續大幅增長,集裝箱運輸需求旺盛,加上受困疫情運力下降,多重因素下,進一步導致出口集裝箱運價持續上漲。
3. 準班率大幅下滑
今年3月23日,蘇伊士運河發生了大型貨輪擱淺事件,繼而造成了一場舉世矚目的“世紀大堵船”事故。此后,蘇伊士運河堵船所造成的全球港口大擁堵“后遺癥”,逐步傳導至中國。5月以來,隨著受此前堵船影響的數百艘集裝箱貨輪集中抵達中國,上海港、深圳鹽田港等中國主要集裝箱港口均出現嚴重擁堵情況。港口擁堵,意味著船舶運輸不準時,可靠性降低,船只實際開船時間比預計航次平均推遲三至七天已是常態。
全球國際貿易業以及物流業是受疫情影響最直接的行業之一,當前,世界正邁向“后疫情時代”,疫情正迫使我們迅速轉變和適應。